觉得《送东阳马生序》写得有点虚伪,是不是我心态不好?

发布时间:
2025-02-11 07:25
阅读量:
27

我小时候就爱学习,倒不是说我这人天生就爱装腔作势摆什么谱,带着什么清高的命格,而是家里实在是穷的不行了,连让我上小学都上不起,我这么小的孩子,不去上学,我只能跟着家里下地,放牛,而我从小体弱多病,干不了什么活,全靠我的奶奶和我的妈妈细心照料,这个时候义务教育什么的又没普及,不识字的文盲满地满地的爬,我除了读书,我想不到什么回报奶奶和娘亲的事儿。

没办法,我就从同学、朋友家里借点教科书之类的去读书上学,有时候还借一些闲书小说什么的来看,没得挑,人家有什么书我就看什么书,学校布置的作业要用上教科书,那实在没办法了我就抄书,抄原文,抄完了再还给人家。有时候遇上冬天,家里没暖气,没炉子,我手都冻得硬邦邦的,可我还能在屋里写写作业,我奶奶我娘那可是要实打实地出去给人干活,不行啊,我抄完了得还给人家,不然下次我怎么借,以后同学朋友亲戚怎么看我,我学业完不成,小学文凭都没有以后怎么生存,好在有一些朋友长辈理解我,觉得我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又知道上进,大多愿意借书给我看,给我学习用。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等到我上高中了,我想上市里的重点高中,入学考试考了第一,成绩倒是够了,可是没学费没生活费,我又想听老师讲课上学,那个时候村里没什么交通工具,家里也没钱专门买个骡子什么的,我就从村里徒步走到市里去上学。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学生们也大都知道上进,可我没交学费,按理说我没资格来课堂上听课,但是老师和学校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心里也自知理亏,经常等同学们都请教完再去最后一个问问题,有时候老师讲课讲的嗓子哑了,说话声音小,我就弯着腰,低着头,生怕哪个字漏听了,再去询问老师一遍,以至于惹了老师不开心,不再让我继续在课堂上听课,人前人后,我都守着不属于自己的那份卑微。

有时候老师心情不好,要么是跟媳妇吵架,要么是有公子哥惹他生气,他讲一遍我听不懂就大声呵斥我,我表情就更恭敬,给他端茶,给他扔扔垃圾,替他擦擦桌子,做做办公室的卫生什么的,一口粗气都不敢喘,我没什么钱送礼,但是有一膀子力气,有眼力价儿,只要能让我继续读书,我什么都愿意干,等到他高兴了,我再去请教,他又拍着我肩膀,说孺子可教之类的。所以,我这人虽然脑子笨,但是最终还是顺利地上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我当年上高中的时候,背着书包,鞋子都没有后帮,按理说不磨脚应该挺舒服的,可冬天就要了老命了,行走在冬夜的冷风中,飘散的,踩碎的,都是梦。那雪实在是太大了,脚上的皮肤都喊着我裂开了,但是我却浑然不知,等到了学校,四肢僵硬的都成稻草人了,学校干保洁保安的大爷大妈们赶紧给我弄点开水,又给我披上被子,让我暖和暖和,我这才捡了条命。大爷大妈们一边给我揉搓,一边掉着眼泪,现在这样的孩子还有几个哇?这老百姓家的孩子上个学容易吗,我听着也掉眼泪,我想到了家里的奶奶和我的娘亲。

我在宿舍的时候,一天我就吃两顿饭,早餐就是馒头加咸菜,晚上再吃点青菜白粥之类的,什么大鱼大肉的那是想都不敢想,我每个月就那么一点钱,还得用来买学习用品交个考试费什么的,我同学们都是大牌衣服和书包,国外的牌子,我都没听说过,一条腰带就可以顶我一年的生活费,一顶帽子就可以顶我两年的学费,手上带的珠宝我更是不敢问,那价格肯定更难以想象,男的像明星,女的像模特,我像个山沟沟里逃出来的野人,穿着我妈从大集上扯来的边角料给我缝补的衣服。

但是你觉得我羡慕吗?我并不羡慕。

因为我每次考试都能考到第一,这是我抵抗我的自卑,我的怯懦,我的嫉妒最大的底气。

身外之物可以随意买到,但智慧无价,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少年之时的意气风发大都来自榜单之上的自我安慰。

当年我的苦难日子大概就是这样,一点都不曾夸张。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如今的我老了,也没做出什么功绩来,但是好在这些年没干什么亏心事,言行举止时刻自我检点,不敢得意忘形,所幸还能被人称一声“先生”。又承蒙领袖的拔擢,还能待在京城里干一番事业,每天可以在二环里工作生活,听候差遣,新闻联播里时不时地还能出现我的名字几次,但实际上,聪明才智超过我的人这里有的是。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如今国家义务教育普及了,学杂费全给你们免了,还有生活补助,生活条件也好起来了,父母冬天给你们买羽绒服,夏天给你们买防晒,再也冻不着饿不着了,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村村也通了交通了,不用像当初的我一样徒步数十上百里了,老师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带编制的,讲的说的都掰开了揉碎了,凡是教科书都给你们免费了,配齐了,不用再像我一样抄了,东奔西走的借了,如果这样还有学不好的,缺德缺心眼的,除非脑子天生有病,那就是对学习不上心,说不着别人的错。

东阳的小伙子,马君则,你在北京上大学已经两年了,我听同辈人都很称赞你的品德,我到北京述职时,你以同乡后辈的身份拜见我,我读了你给我写的信,文辞通达畅练,同你讲话的时候,看你态度谦和恭敬。我了解了你儿时学习的艰苦和用心,是一个敏而善学的好孩子,值你回家拜见父母之际,我写了这封信,将当初我的经历告知与你,是为了勉励你好好学习,我如今的成就并不值得夸耀,如果你认为我只是为了炫耀自己这一官半职的禄位那你就错解了我的良苦用心,也并不是了解我了。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END